2016/4/12 405
本文摘要: 踝关节在关节损伤疾病中较为常见,患者往往伴有疼痛、肿胀、活动不适的现象。那么引发踝关节脱位的原因都有哪些呢?
踝关节在关节损伤疾病中较为常见,患者往往伴有疼痛、肿胀、活动不适的现象。那么引发踝关节脱位的原因都有哪些呢?
当踝关节跖屈位时,小腿突然受到强有力的向前冲击力,可致踝关节后脱位。当踝关节背伸位,自高处坠落、足跟着地,可致踝关节前脱位,当压缩性损伤使下胫腓关节分离时,可致踝关节上脱位。
一、踝关节后脱位
由于踝穴前宽后窄,踝关节跖屈位时,小腿突然遭受强有力的向前冲击力,踝关节前方韧带较软弱,又无像跟腱一样的肌腱保护,使距骨脱至踝穴的后方。这种后脱位,可合并有一侧或两侧踝骨折,或胫骨后唇骨折(后踝骨折)。极少数的无骨折,只有韧带撕裂伤。可见内外踝由于距骨被强力脱出,而出现分离现象。
二、踝关节前脱位
足在强力背伸位时,如自高处坠落、足跟着地,致胫骨下端前唇骨折,距骨向前滑出,形成前脱位。由于这种背伸位受伤的姿势在日常生活中不多见,故此种脱位罕见。
三、踝关节向上脱位
在压缩性损伤下胫腓关节分离,距骨向上突入胫腓骨间。此类脱位罕见,多伴有胫骨下端粉碎骨折及腓骨骨折。
踝关节受伤会出现肿痛和触痛,并发骨折现象,若治愈不当,仍然会由于踝关节周围的韧带损伤,引发后来的关节炎。因此对于踝关节损伤应及时进行治疗。希望能引起踝关节病人的重视,早日到进行治疗,希望能早日康复。
分享到: